快门按下的瞬间
当我站在温泉寺的千年银杏树下,取景框里金黄的落叶正巧飘落在青石香炉边缘。这种稍纵即逝的画面,让我突然理解为何这座始建于唐代的古刹会成为摄影师私藏的创作天堂。作为常驻本溪的旅行编辑,我带着三脚架在不同季节七访温泉寺,终于摸索出将禅意与温泉文化融入镜头的独特视角。
古刹里的时空折叠
清晨五点的薄雾中,三重殿的飞檐在长曝光下化作流动的墨迹。这时常有僧人提着陶罐沿青石阶走向温泉眼,蒸腾的热气在冷空气中凝结成奇幻的光晕。要拍出温泉寺特有的氤氲禅意,我总结出三个黄金时段:
- 破晓时分:晨雾与温泉蒸汽交融产生的丁达尔效应
- 正午艳阳:透过古柏枝叶在殿前石板洒下的光斑矩阵
- 雪夜初霁:月光在温泉水面折射出的七彩虹圈
温泉眼里的微观宇宙
蹲在寺院东南角的温泉出水口,我用微距镜头捕捉到令人惊叹的画面——含硫泉水在青苔上结晶出羽毛状的矿物结晶,犹如微观的冰雪森林。这里的温泉PH值稳定在7.8,常年保持76℃恒温,矿物质与微生物在亿万年的共生中创造出独特的地质艺术。
"师父们会用温泉水发面蒸供果,"正在扫地的知客僧忽然开口,"蒸出来的馒头带着天然的淡琥珀色。"这个意外收获让我意识到,除了视觉记录,温泉文化更需要用五感来体验。
光影禅房的拍摄禁忌
在拍摄大雄宝殿时,我注意到几位摄影师不约而同避开中轴线位置。当地文保员老张解释,殿内斗拱的卯榫结构会形成特殊声场,站在特定角度拍摄容易引发共振音。"去年有个拍纪录片的小伙子,三脚架刚支好就听见梁架咯吱作响。"这些鲜为人知的细节,让温泉寺的影像记录平添几分神秘色彩。
日落前最后半小时,我架起相机等待最佳光线。当夕阳将观音阁的剪影投射在温泉池壁时,成群的红嘴蓝鹊突然从后山飞来,在金色光幕中划出灵动的轨迹。这样的惊喜时刻,或许就是天著温泉最令人着迷的地方——永远有意料之外的画面在某个转角等待。
夜温泉的星空暗房
多数游客不知道,寺院在冬季会开放夜间温泉体验。当月光洒在硫磺泉池,水面漂浮的天然矿物质会折射出银河般的星芒。我用长曝光拍下的星空温泉系列,后来被《国家地理》收录为东北秘境专题封面。负责温泉管理的慧明师父笑着说:"这些星光七百年前就存在,只是现在有了留住光影的法器。"
收拾器材准备离开时,发现镜头盖不知何时沾上了温泉水渍。这偶然形成的琥珀色斑纹,倒成了这趟拍摄之旅最特别的纪念品。或许正如禅宗公案所说:法无定法,最好的画面永远在放下执念时自然显现。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